近年来口粮茶逐渐成为业界热词,在普洱茶行业,7581、7542、下关甲沱、黎明普洱等百元口粮茶在市场上的受欢迎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。但即便如此,大众口粮茶的整体价值依然是被低估的。造成低估原因大抵如下:
1、供需方信息不匹配
大众口粮茶产能过剩,表面上供给也远大于需求,按理说价值应该已经回归到正常水平线上,目前的价值也应该是合理范围。实际上,大众口粮茶目前的整体价值依然是被低估的。
2019年,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202.56万吨,增幅为6.02%,国内销售总额为2739.5亿元,增幅为2.95%。事实上,据数据显示,我国从2014年起,茶叶消耗量便逐年上升。2017年我国饮茶人数接近5亿,未饮茶人口却超出一倍以上,可谓市场消费潜力巨大。
一方面供端资源过剩,另一方面需端市场巨大,这正是由于茶叶市场长期以来供需方信息严重不匹配所引起的怪象。
大众口粮茶的价值很好,厂家知道,制茶者知道,商家知道,渠道商知道,但是消费者不知道。秉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观,供端不注重宣传,不舍得宣传,加上不少茶叶市场流通并不畅,导致茶叶价值的传播,从源头就已经被切断了,以致不被市场广泛认知。另外稀缺资源茶凭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优势,借着名头在市场大肆宣传,开始以次充好、鱼目混珠,甚至贬低大众茶,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消费者对大众口粮茶认知。
到目前为止,茶叶供需方信息沟通依然不算通畅,能做到知名度很高的茶品牌也极少。
2、行业发展周期短,市场信心不稳定
以百年为周期,茶行业里能熬成百年老店的品牌寥寥无几,六大茶类对应的六大产业发展也是参差不齐,此消彼长不足为怪,就连茶市崩盘的现象也不是没有发生过。哪怕是大众口粮茶的声量,也是近几年来才大了些。
周期短、变化快,不足以构成对市场相对稳定的分析预判,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。这也是为何那些倡导茶叶理性消费,回归大众品饮市场的声音经常会被“稀缺资源”茶的炒作浪潮给淹没掉,本质上也是消费者对“大众茶品饮市场”信心不足表现。
但是,只要时间足够长,信息变得足够通畅,茶企不断稳健进化发展,走好属于自己的品饮基本盘,那么这些被低估值的大众口粮茶,总有回归到真正价值线那天,而茶叶消费回归品饮价值的时代也终将到来——让这,交给市场去验证!